作家簡介:末未,本名王曉旭,苗族,貴州印江人,中國作協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民族文學》《詩刊》《山花》《星星》等刊,出版詩集四部,詩歌數十次入選國內各年度選本。曾獲首屆貴州省文學獎、首屆貴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貢獻獎、貴州省專業文藝獎特等獎等獎項,現為銅仁學院教師。
從困牛山出發(組詩)
末未
1.錯覺
長征已成為人類的奇跡
但戰斗的慘烈還在眼前繼續
每次來困牛山,我都會被錯覺圍困
風吹草動,讓我看見真假難辨
比如你說的山路彎彎,在我眼里
卻是一根從戰士胸膛漏出的熱腸子
它從不牽掛倒下的身體
但一直牽掛祖國的山河
又比如你說的紅云,怎么看
它都是一塊被硝煙撕破的旗幟
后來你不說了,我就堅持認為
我看見的,不是你看見的
正如此刻嗖一聲飛出的雅雀,它是
某個士兵扔出的,會唱歌的手榴彈
信不信由你,每一次我都要屏住呼吸
躲在心跳里仰望,好大一陣
2.關于晏明紅軍紀念塔的比喻
以天為紙
這是一個莊嚴的筆頭
抒寫的人
叫中國工農紅軍
顯然——
這是一支英雄牌鋼筆
它有專用墨水
鮮血和眼淚
3.寒風嶺紅軍無名墳
像星星忠實于夜空
像熱血忠實于心臟
我是說當年
一群穿草鞋的人
在槍林彈雨的路上
倒下了
但他們的骨頭
還一直堅守在寒風嶺
沒什么可懷疑的
我們都聽見了風聲
如此之緊
這是他們殺敵的吶喊聲
至今,也未曾湮滅
4.孤峰
顯然,這里的硝煙已成過去,但來困牛山
很有必要,繼續披荊斬棘,繼續
在懸崖上,來一場左右開弓的搏擊
我就是這樣以手為刀,斬斷了內心的恐懼
后來又在連滾帶爬中,發現自己的骨子里
藏著一名勇士
在我的固執下,夕陽只好靠邊站
黑灘河也露出老底——棱角分明的石頭
如野生的性格,不懂得自圓其說
不管怎么說,我已經成為深淵的一個盲點
當我回看仰拍鏡頭中的我,真沒想到
我也是一座孤峰,披掛著絕壁,在人間行走
5.那座懸崖
困牛山有偏愛,尤喜懸崖深淵
還有這里的絕處
——不可能逢生
我也有偏愛,轉身便是大道通天
卻把一條斷頭路當作自己的小盲腸
在峽谷里越陷越深
像陷進戰爭的闌尾炎,那天
我手腳并用,也沒爬出一個字
——痛
6.致敬
為了超越自身,石頭和石頭組成方陣
托舉著一支隊伍的名字朝未來的時間延伸
一起延伸的,還有他們二萬五千里的腳印
追隨者早已絡繹不絕,我只是后來者之一
在一塊厚重的石頭面前
我不敢奢談堅守和信念,甚至呼吸也要收斂
我只能低下頭,像一個突然發現自己身上問題的孩子
那是必須的,無聲繞紀念碑三圈
這不是為了證明,我是一個自覺緬懷先烈的人
7.在甘溪無名烈士碑前
“倒下的是身體,站起來的是精神”
這句話,是別人說的
但可以類推,打散的是名字
打不散的是信念
甚至我懷疑,情急之下
他們將姓名拆開
把筆畫當子彈
壓進了槍膛
正當我浮想聯翩
一張紅楓落下來
滑過石碑的胸膛,像大地之手
在輕輕撫慰,一顆停止跳動的心
8.親人
每年清明節
人跡罕至的黑灘河峽谷
都有軍號吹響
起初,村民以為是幻覺
甚至以為是困牛山跳崖的紅軍
在顯靈
后來才知道
是當時的幸存者——司號員陳世榮
以此懷念他的戰友
每次把紅軍講到這里
講解員趙老師都會淚流滿面
好像他們,全是她的親人
9.還原紅軍戰士遇難情景
“上來一個
倒下一個
像倒下一堆
肉柴塊
血
流了一溝”
這是當地老人
也是當時
躲在樹林里的目擊者
對打散紅軍
在虎井溝
遇難的描述
說完
他低下了頭
像默哀
更像一個永久的傷疤
10.守靈者
東看
西看
南看
北看
遠看
近看
老君山一帶的山
根本就不是山
而是一群頂天的衛士
他們頭戴白云
集體替我們
為紅軍墳里的忠魂
守靈
11.回聲
站在紅軍跳崖處
朝黑灘河峽谷
扔了一塊石頭
我想知道
這深淵
到底有多深
但回聲
一直沒有傳上來
由此
可以斷定
當初
他們是多么決絕
——原載《民族文學》2023年第10期
編輯:黃蓉